2月22日,《意见》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优化能源结构,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我们也清醒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55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8300亿元。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坚定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三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
三、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面对今年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通观全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正确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基、重大装备专项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例如,鼓励以PPP模式进行开发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支持以各种所有制企业为主体投资建设、运营开发区等。
证监会表示,将进一步协调相关单位明确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机制,并共同培育和积极引进多元化投资者,推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发展。这样一来,融资能力强、成本低的国企自然有更多的机会,一些专业能力更胜一筹的民企往往分不到羹。不仅如此,今年2月初,证监会对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第6127号建议《关于实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建议》进行了回复。全国入库项目和落地项目均呈逐月持续稳步上升态势。
多位专家分析称,引入国家级PPP基金这一创新既有利于地方政府的存量项目,也有利于增量项目,能加快推动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落地生根,产生滚雪球的效应。融资是PPP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一棒,然而这一棒时常掉棒。
以往民企没得投的现象正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拓宽而改变。对于投资PPP项目的前景,民企有所期待。以前我们这个项目融资难、推进难,现在好多民营资本追着要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也追着要与我们合作。PPP基金完善机制 民营企业有退路除了中央配套政策的尚未完善、部分地方政府的自我保护主义,退出机制不畅更让民企投资顾虑重重。
河南省财政厅副厅长赵学东告诉记者,投资54亿元的伊洛河水生态文明建设PPP项目此前由三家股东组建的项目公司运作,通过股权转让引入了中国PPP基金,为社会资本投、融、建、管全方位参与整个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PPP基金介入项目带来了新的融资方案和交易结构。记者获悉,针对PPP项目落地难这一痛点,中国PPP基金介入项目之后,在与相关方充分沟通的前提下,会推动地方政府组织主要参与方统一召开项目谈判,将各方的诉求、争议、难点一并提出和解决。民生证券分析称,2015年是PPP推广年,2016年是签约年,2017年将是落地开工年。
东极小镇项目公司成立后,我们各方正在就设计科学合理的董事会制度作进一步沟通。不少民营企业家表示,此前政策对退出机制的安排,偏重于非正常方式退出情形下的临时接管、政府回购等,但对正常退出情形下的政策安排还不够完善,企业参与PPP项目有顾虑。
我们的项目周期长、项目大,以往找银行、机构融资非常困难,而光靠政府财政难以独立支撑。中国PPP基金总经理刘隆文表示,中国PPP基金的投资期限长,一般都超过20年,有的甚至30年,通过与上述PPP项目的运营周期保持一致,有效降低了该项目的投融资期限错配风险,也进一步为该项目提供了增信。
过去一年,中国PPP基金的投资足迹覆盖了中国18个省。地方政府利用存量资产与社会投资人合作,可以盘活城市绿化及公共设施存量资产,建立适应当地的政府购买服务体系。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在PPP项目中设置不必要的规模、资质、企业注册地等门槛,让民营企业没得投。抚远市委书记周宏向新华网记者透露。中国PPP基金董事长周成跃说,截至2016年底,我们PPP基金通过项目签约和在9省区设立省级PPP子基金两种方式,累计签约金额517亿元,涉及总投资额约8000亿元。中央政策保驾护航 民营企业有得投过去,由于PPP顶层法规缺乏,一些地方政府契约意识不强,不少民营企业担心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对PPP模式观望多、参与少。
自2016年8月正式运作以来,中国PPP基金就以超高的效率加速推进项目投资。一位地方政府管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
2017年,PPP对基建和经济的带动将有实质性贡献。接受采访的企业家和专家普遍认为,当前PPP项目存在融资难、融资贵、期限错配等问题,而对民营企业来说这些问题更突出一些。
东极小镇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主任王新班告诉新华网记者,引入中国PPP基金后,项目落地速度发生了巨大变化PPP基金完善机制 民营企业有退路除了中央配套政策的尚未完善、部分地方政府的自我保护主义,退出机制不畅更让民企投资顾虑重重。
联手中国PPP基金的项目合作模式充分调动了社会资本的积极性,既突破了融资难、落地难、运作难的困境,又促进了各类企业平等合作及项目风险防控,推动了公共服务供给由低效向高效的转变。多位专家分析称,引入国家级PPP基金这一创新既有利于地方政府的存量项目,也有利于增量项目,能加快推动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落地生根,产生滚雪球的效应。在各项政策逐一出台、国家级PPP基金积极参与后,地方项目落地速度发生了积极变化。财政部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入库PPP项目共11260个,投资额约13.5亿元,签约进入执行阶段的项目1351个。
证监会表示,将进一步协调相关单位明确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机制,并共同培育和积极引进多元化投资者,推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发展。东极小镇项目公司成立后,我们各方正在就设计科学合理的董事会制度作进一步沟通。
对于投资PPP项目的前景,民企有所期待。东极小镇项目的大股东抚远东极伯力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靖由衷感叹。
从2015年起,中央各部委出台系列政策,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进入范围,民营企业可涉足的领域更加广阔。这样一来,融资能力强、成本低的国企自然有更多的机会,一些专业能力更胜一筹的民企往往分不到羹。
随着《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的意见》等一批政策相继发布,引导社会资本进入,鼓励开展PPP项目等成为重点内容。一位地方政府管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融资是PPP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一棒,然而这一棒时常掉棒。全国入库项目和落地项目均呈逐月持续稳步上升态势。
项目涉及交通运输、市政工程、棚户区改造、生态保护和水系治理、新型城镇化、综合管理、片区开发、海绵城市、医疗卫生、文化、养老等多个领域。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在PPP项目中设置不必要的规模、资质、企业注册地等门槛,让民营企业没得投。
抚远东极伯力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靖告诉新华网记者,没有正常退出机制会让民资望而却步,中国PPP基金的加入带来了专业团队,让整个管理机制更加科学、专业,设计了完善的退出机制。各方联手共建机制 地方发展有布局一直以来,由于PPP项目的交易结构通常比较复杂,且涉及到地方政府、国有出资代表、联合体、银行、行业主管部门等多方,民营企业缺乏协调和推动能力,往往需要就某一问题分别与一家或者多家参与方谈判,极大地影响到PPP项目的落地效率,谈判成本高。
例如,鼓励以PPP模式进行开发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支持以各种所有制企业为主体投资建设、运营开发区等。民生证券分析称,2015年是PPP推广年,2016年是签约年,2017年将是落地开工年。